眼健康是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,涉及全年龄段人群的全生命周期。我国是世界上盲和视觉损伤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。1999年,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防盲协会等提出“视觉2020,享有看见的权利”这一全球行动倡议,旨在消除可避免盲。对此我国作出庄严承诺,并以此为目标推动相关工作。
2014年,世界卫生组织发布《普遍的眼健康:2014-2019年全球行动计划》决议,我国据此制定并实施《“十三五”全国眼健康规划(2016-2020年)》。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,我国主要致盲性眼病得到有效遏制:在“十二五”中央财政“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”项目引导下,我国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率(CSR)已接近3000(2000年为370,2010年为800);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问题,实施综合防控,营造政府主导、部门配合、专家指导、学校教育、家庭关注等良好社会氛围;沙眼在我国不再是公共卫生问题,并获得世界卫生组织认证;推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工作的“关口前移”,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、内分泌科和眼科之间构建分级诊疗服务模式;我国眼病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,人民群众眼健康水平不断提高。
2020年6月6日是第25个全国“爱眼日”,今年的宣传主题是“视觉2020,关注普遍的眼健康。”在此我们呼吁大家一起行动起来,关注普遍的眼健康,增强全社会爱眼护眼意识,进一步推动我国防盲治盲和眼健康工作。
护 眼 须 知
1.注意眼睛锻炼坚持做眼保健操
几分钟的“眼保健操”,能使血液畅通放松眼部肌肉,缓解眼睛疲劳;专家还建议进行球类活动,如乒乓球、羽毛球等,当眼球追随目标时,睫状肌不断地放松与收缩以及眼外肌的协同作用,可以提高眼的血液灌注量,促进眼部新陈代谢;吃坚果类食物能加强眼部肌肉活动,促进眼部血液循环,减轻眼疲劳。
2.多吃保护眼睛的食物补充营养
动物性食物中的维生素A、植物性食物中的胡萝卜素直接参与视网膜上吸收光线的化学物质—视紫红质的形成,是保护眼睛、维持正常视觉的“灵丹妙药”,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还是维持人体上皮组织正常代谢的主要营养素,一旦缺乏就会出现干眼病和角膜软化症。春季风干物燥,眼表水分蒸发快,是干眼症的高发季节,更应注意补充水分,多吃豆制品、鱼、牛奶、青菜、大白菜、空心菜、西红柿及新鲜水果等有助于保护眼睛。
3.不要在光线太暗的地方看书
因为忙,不少人喜欢在卫生间看书,卫生间一般光线较暗,光源也不科学,时间长了对眼睛肯定有损伤,有人喜欢躺床上看书,姿势不良导致斜视或加重眼睛负担,床头灯不亮等综合因素对眼睛也不好。
4.不要经常性地点眼药水
随身携带一瓶眼药水,时不时掏出来滴上两滴,这已成为很多办公室一族的习惯,专家提醒眼药水不可以随便用,乱用眼药水极易对眼睛造成伤害,含激素类眼药水对缓解眼睛肿胀等局部充血效果较好,刚开始使用时眼睛会感觉非常舒服,长久使用,可能造成眼压升高、视神经萎缩最终导致青光眼,使视力受损甚至致盲,这种损害一旦产生,任何手术与药物都无法挽救。
5.不要使用劣质太阳镜
太阳镜之所以能够阻挡紫外线,是因为镜片上加了一层特殊的涂膜。质量优良的太阳镜,阻挡紫外线的能力强,透光度下降又不多,不影响视物清晰度。镜片涂膜有一定硬度,表面不易磨损。劣质太阳镜却完全不同,不但阻挡紫外线的性能不强,涂膜容易破损使透光度严重下降,眼睛犹如在暗室中看物,此时瞳孔会变大,残余的紫外线反而会大量射入眼睛内,使眼睛受损。此外,镜片表面不正规,看到外界物体产生变形扭曲,使眼球酸胀,逐步出现恶心、食欲下降、健忘、失眠等视力疲劳症状,也加深了对眼睛的伤害。